MIT REAP 101

Team Hualien MIT REAP Cohort 11
Team Hualien MIT REAP Cohort 11

麻省理工學院區域創業加速計畫(MIT REAP)是由麻省理工學院發起的一項全球性倡議,旨在協助各地區加速經濟成長與創新導向的創業活動。透過為期兩年的學習合作過程,MIT REAP 匯聚了關鍵的區域利害關係人——政府、學術界、創業者、風險資本以及企業——組成一個統一團隊,攜手推動系統性的變革。

每個團隊皆與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群及來自全球的其他區域團隊緊密合作,找出在地優勢與挑戰,制定策略,並推動具影響力的行動計畫,以期推動永續的創新生態系統。

花蓮縣很榮幸獲選參與麻省理工學院區域創新加速計畫(MIT REAP)第十一屆計畫,並邀集關心花蓮的核心利害關係人代表成員組成 Team Hualien,共同發展花蓮的創新與創業生態。Team Hualien 將善用花蓮優勢並學習全球視野,推動以平等與包容為核心的福祉經濟,同時強化花蓮之城市韌性與永續發展。

MIT REAP 創新創業生態系變革理論

要打造創新生態系統,需要以下三個重要部件的順利配合:
第一是系統
第二是利害關係人
第三是策略

Source: MIT REAP

多元利害關係人協作模式

每個區域團隊(如花蓮團隊)皆由來自五大支柱的領導者組成,透過跨領域協作,共同制定符合在地優勢與需求的整合性策略。

Source: MIT REAP

五大核心利害關係人角色分別為:
政府(Government) – 制定政策、促進成長
大學(University) – 推動研究與人才培育
創業者(Entrepreneurs) – 建立新創事業、解決問題
風險資本(Risk Capital) – 以投資資金支持創意與創新
企業/產業界(Corporate/Industry) – 擴展創新、開創市場

擬定策略、採取行動

Source: MIT REAP

MIT REAP 提供區域領導者必要的工具、數據與指導,協助加速此類創新創業的發展,目標是將潛力轉化為實質進展。最終成果是建立一個更強韌、更具適應力的創新生態系統,能夠因應變局,並為未來創造有意義的機會。

REAP 學習架構

MIT REAP 採取為期兩年的「行動導向學習循環」架構,整體計畫共分為四個學習循環(Learning Cycles),每個循環都由一場動態的工作坊階段(Workshop)與隨後的行動階段(Action Phase)所組成。

工作坊階段:

  1. 每場工作坊約每 6 至 9 個月舉辦一次,為期三天。
  2. 工作坊主要會在 MIT 校園內進行,其中一場由當屆參與地區主辦,異地學習。
  3. 工作坊內容包括:
    • MIT 教授授課與理論框架介紹
    • 真實案例研究與團隊討論
    • 創新生態系統參訪
    • 特定議題的深入探索
    • 團隊共創與策略設計工作坊

工作坊主要目的為提升團隊對 REAP 方法論的理解並學習策略性思考,並且幫助成員建立跨區域的全球網絡,為後續行動階段做好準備。


行動階段:在地實作與策略驗證

  1. 每一場工作坊結束後就進入行動階段,由各團隊回到所在區域進行落地實作。
  2. 行動階段的學習重點包括:
    • 進行區域研究與數據蒐集
    • 與當地利害關係人互動、驗證假設
    • 推動初步的策略性計畫與行動方案
    • 蒐集反饋,進行策略迭代與優化

行動階段確保學習不會流於紙上談兵,可轉化為實際落地的政策、計畫與合作機制。


持續循環,形成變革動能

透過這四個學習與實踐的循環,MIT REAP 協助區域團隊從「理解挑戰」到「共同設計解方」,最終「實踐並擴展影響」。這樣的架構確保策略不斷優化,創新生態系統也隨著實作而成熟,進一步達成區域經濟轉型與創業活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