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階段0作業 – 花蓮簡介
以下這段影片是為 MIT REAP 第十一屆(Cohort 11)「行動階段零”(Action Phase 0)」所準備的花蓮簡介。
花蓮,台灣面積最大的縣市,以壯麗的自然風光與豐富的文化資產聞名。境內坐擁太魯閣與玉山兩座國家級自然公園,是大自然奇景匯聚之地。全台百岳中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峰共有100座,其中34座位於花蓮;全長121.9公里的海岸線孕育出多樣且繁盛的海洋生態系,更是全台空氣品質最佳的地區。位於縣境西部的鳳林鎮,亦被認證為全台首座「慢城」,推廣永續生活與悠緩步調。這些自然資源不僅構築了花蓮的核心認同,更深深關聯著社區的福祉與生活品質。
花蓮的另一項優勢來自其多元族群與充滿活力的人文風貌。花蓮縣原住民人口比例高達29.7%,為全台之冠,並擁有活躍的客家族群,共同交織出獨特的社會特質與文化風貌,透過各式節慶與社區活動得以展現與傳承。
在高齡化日益加劇的背景下(65歲以上人口佔比達20.3%),花蓮亦建構出完善的醫療照護體系。該縣設有一座醫學中心、多家地區與基層醫院及大量診所,並運行137台行動醫療車,以保障偏遠地區民眾的就醫權益。在每萬人醫事人員數量方面,花蓮排名全台第二。針對高齡人口,也已建立完整的長照體系,包括居家照護、社區照顧據點與整合服務中心。此外,也設有原住民健康中心與社區健康中心,致力於實現健康照護的公平可及。
花蓮的經濟深受自然與文化資源所支持。本縣為全台最大有機農業生產地,超過3,700公頃土地投入有機耕作,並擁有發達的稻米、畜牧與水產養殖產業。觀光業為關鍵經濟支柱之一,2023年吸引逾1,460萬人次造訪,體驗自然風景與文化景點。全縣共有1,800多家旅宿業者與近1,000家文化產業單位。
過去五年間,在一群充滿熱忱的在地領導者與專業人士帶領下,花蓮推動多項創新創業相關計畫:
青年發展中心(2019):為青年提供技能培訓與創業支持的平台。
花蓮創業基地(2020):活化原有公有建物,打造創業空間,提供培訓、資金媒合與創業輔導。
青年夢想提案競賽(2021):鼓勵學生提出社區行動計畫,並提供獲選團隊資金與導師輔導。
HSH創新創業競賽(COVID-19期間):協助在地企業導入數位解方,提升競爭力。
創新創業節(自2023年起):聚集全球創意人才,共同探討永續未來的可能性。
台灣地方創生藝術節(2024):促進對農村活化、文化觀光與生態教育的投資與關注。
花蓮引以為傲的資產不僅止於自然美景,更體現在永續承諾,包括有機農業推廣、環境保育,以及對一次性塑膠用品的禁用政策。文化多樣性與包容性亦深受重視,進一步鞏固族群認同與社區凝聚力。醫療照護品質卓越,透過智慧醫療技術加值應用,提供高效服務。同時,花蓮積極導入創新科技,如AI與無人機應用於農業生產、碳捕捉與災害應變,展現其強勁的韌性與創新力。
儘管優勢顯著,花蓮仍面臨三大關鍵挑戰:
基礎建設脆弱:智慧基礎設施投資不足,使縣內對地震、颱風等自然災害的抵抗力較低。
人才外流問題:人口高齡化與就業機會有限,導致青年人口外流,進一步加劇人才斷層。
社經不平等:原住民族群面臨較高失業率、較低所得,以及在文化創意領域發展機會不足。
有鑑於此,花蓮參與 MIT REAP(區域創業加速計畫) 被視為轉型契機。透過結合在地優勢與麻省理工學院的國際專業知識與資源,花蓮期望學習全球最佳實踐、接軌國際網絡、與面臨類似挑戰的區域合作,並廣泛凝聚利害關係人共創創新生態系。未來,將聚焦於數位轉型、教育革新、環境保育與經濟韌性,致力於打造一個兼具包容性、創新性與永續性的經濟體,同時守護花蓮的自然美景,為後代創造更美好的未來。